第1193章三王會戰十六
- 最新推薦:
- 十日終焉
- 星辰之主
- 富則萊茵金屬,窮則萊茵鋼鐵!
- 獸人永不為奴!
- 穿成繼母后,我改造全家種田忙
- 婚後心動:凌總追妻有點甜
- 她是S級哨兵們的白月光聖女
- 快穿:反派太寵太撩人
- 逆天萌獸:絕世妖女傾天下
- 大國崛起:從軍工開始
- 裂天空騎
- 明天下
- 大唐李承宗
- 寒門崛起
- 花豹突擊隊
- 三國重生馬孟起
- 抗日之浩然正氣
- 第三帝國之鷹
- 大清隱龍
- 偷香
- 錦衣春秋
- 時空走私
明軍已經拿下虎牢,南北夾擊之勢,已經顯現出來。
多爾袞渾身顫抖,像是得了羊角瘋一樣,不過他屢經打擊,聽到這個令人絕望的消息,他反而冷靜下來。
這時,去追橫衝馬軍的樓親和瓦克達,先後奔了回來。
原來他們追了一陣,遇上了在後壓陣的忠勇鎮,三萬明軍下馬布好了陣型,火炮轟擊,排銃齊射,穩住了陣腳,樓親和瓦克達只能停下追擊,先退了回來。
他們一退,橫衝馬軍和忠勇鎮,便又跟著回來,像貼狗皮膏藥,甩都甩不掉。
兩人來到多爾袞身邊,對於他們,多爾袞並沒隱瞞。
兩人得知明軍已經拿下虎牢,頓時面如死灰,滿臉的絕望。
瓦克達怕周圍的人聽見,低聲道:「攝政王,現在我們退路被斷,要怎麼辦?」
「我大清真的要亡嗎?」樓親痛苦的抱頭,就差痛哭流涕了。
多爾袞雙目失神,久久無語,幾名知情的滿族大將,見他不出聲,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一樣。
這幾人不同程度上,都漏出了絕望之色,心如死灰,全都沒了主意。
前有阻攔,後有追兵,大軍糧草耗盡,大清朝怕是真的要亡了。
眾人都將目光放在多爾袞的身上,等待著他做出決定,而多爾袞就是多爾袞,良久,他看了周圍的年輕面龐一眼,忽然嘶啞著聲音說道:「你們知道薩爾滸吧?」
樓親等人不明白,這個時候多爾袞為什麼提薩爾滸,但還是點頭道:「自然知道,我大清太祖天命四年,明賊集結人馬八萬六千人,又邀請海西女真葉赫部軍一萬人,朝鮮軍一萬三千人,總計十一萬多人,號稱四十七萬,分四路攻擊太祖,被太祖在四天之內各個擊破,奠定龍興之基。」
多爾袞點點頭,「當年明軍十一萬大軍,四路來攻,太祖少兵少糧,卻能力王狂瀾,大敗明軍。你們都是太祖的子孫,體內流淌著愛新覺羅氏的血液,可否拿出勇氣,再來一場薩爾滸,延我大清國祚呢?」
樓親、瓦克達、羅科澤,這些滿清最年親一輩,聽了多爾袞的話,感受他的目光,心中不禁一震。
當年後金方立國不久,明朝對於後金而言,就是個龐然大物,然而面對明朝之怒,後金卻打了個薩爾滸出來。
一眾滿人,眼前似乎出現了一絲亮光。
是啊!太祖起兵之時何其艱難,再最危險的時刻,也沒有放棄希望,他們現在還有十八萬人,怎麼能就這麼心死呢?
「王叔!」樓親靠近了多爾袞,一咬牙,「王叔,說吧!讓我怎麼辦?我們都聽王叔的!」
其餘幾人,也漏出了一樣的神情,似乎有了老奴的事跡加持,他們也能逆天改命一樣。
「現在就像是薩爾滸,我大清已經陷入絕境,但只要你們有先輩的勇氣,大清未必不能絕處逢生。」多爾袞平復了下內心,握著拳頭,「現在明軍兩路而來,就像太祖當年一樣,本王決定先破離我們近的王彥,再破從後殺來的戴之藩,你們可有信心!」
這已經是滿人生死存亡之際,他們沒信心,也要有信心,不然就只能等死,幾人重重點頭。
多爾滾見此,咬牙說道:「傳我的命令,大軍就地列陣,準備和明賊決戰!」
大軍如果繼續後撤,只要撞上包抄過來的明軍,那金清聯軍被前後夾擊之事,就會被全軍知曉。
那時就算滿人有決死的勇氣,漢軍和金軍卻未必有決死之心,孟喬芳肯定馬上西逃,漢軍可能會立時潰敗投降,到時滿人獨木難支,便只有死路一條。
現在,多爾袞被明軍逼迫的沒有辦法,他能做的只有和王彥決戰,希望能夠再來一次薩爾滸的奇蹟。
滿
-----這是華麗的分割線--
小說網友請提示:長時間閱讀請注意眼睛的休息。推薦閱讀:
----這是華麗的分割線---
人的野性,在絕望中被點燃,樓親等人心中燃起熊熊的火焰,祈禱薩滿能賜予他們力量,來重現祖輩的榮光。
一道道命令下達,清軍開始在曠野上擺出陣型,準備迎戰追來的明朝大軍。
滿人多少明白,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刻,一個個勉強打起精神,身上散發著陣陣肅殺。
只是漢旗和綠營兵的精神狀態就不一樣了。不是說要退回洛陽就食嗎?還打個錘子毛啊,還不趁著明軍沒有追上來趕緊跑,停下來,是找死麼?
綠營和金軍,特別是金軍,對此充滿了怨言。
天下三分,這樣的大戰略,只有金國上層的人物,才知道援救滿清的重要性,金國普通的士卒,大多沒有這樣的覺悟。
在他們看來,堂堂大金,為什麼要幫助蠻夷,況且都四月天了,再打下去,家裡的田地都要受到影響。
金軍士卒多有功業田,他們一個個著急回去,並不想為滿清賣命。
滿人想要重現薩爾滸,可是其他人卻未必有他們那樣的決心,不過有多爾袞的命令,加上孟喬芳的支持,金清聯軍還是很快列好了大陣。
金清聯軍剛在曠野上擺好了陣型,橫衝馬軍就去而復返,重新來到距離敵陣三里處。
不多久,劉芳亮也領著三萬忠勇鎮趕來,但他與王士琇見清軍列好了陣型,都不敢輕舉妄動。
下午時分,王彥領著八萬布軍,終於趕到了戰場,十四萬明軍集結完畢。
明朝共治五年四月初五,中原大地,華夏文明的起源之地,天下等待已久的一場大碰撞,關係天下大勢和皇漢民族中興的決戰,一觸即發!
王彥在眾將的簇擁下,觀察金清聯軍的大陣,見步軍居中,騎在兩翼,是個典型的防守反擊陣型,頓時一聲冷笑,對眾將道:「多爾袞長於內鬥,擁兵不過如此,他列此陣,孤王勝算再多一分矣!」
王彥領軍以來,多次指揮十多萬人的大會戰,他跟清軍打過多次硬仗,經驗十分豐富。
反觀多爾袞,自從一片石之役以後,就沒指揮過大戰,專門搞滿清的內部政治鬥爭去了。
王彥從容調度,當即命令大軍也列下同樣的陣型,也要打防守反擊。
明、金、清三國的精銳之師,超過三十多萬大軍雲集在洛陽之南數十里的曠野之中,如果算上已經趕到外圍的東路明軍,參戰的人數,可以說接近五十萬。
這樣規模的大戰,歷史上也不多見,而此種規模的大合戰,其意義,也必然重大。
明軍若勝,天下大勢便徹底歸明,滿清只有滅亡,沒有第二種可能,清軍若勝,雖然談不上攻守易勢,但足夠讓明朝痛上幾年,短期內再無能力北上。
三十二萬大軍的決戰,兩軍擺開在曠野上,但凡視線所及之處,都是密集的軍隊。
一時間,中原大地被大軍覆蓋,天空為旌旗所遮蔽,三十多萬大軍,揮袖成風,吐氣成雲,場面壯闊。
可以預見,幾百年後,此戰仍將是後人心馳神往的一役。
王彥一聲令下,十四萬明軍快速成陣,金清聯軍中,多爾袞拿著千里鏡觀察,見明軍主體陣形與他幾乎一致。
明軍同樣將步軍放在中間,騎軍放在兩翼,只是明軍的步陣,要比金清聯軍大一點,騎軍要少一點而已。
多爾袞見王彥擺出這樣一個陣型,步陣前的士卒正忙碌地擺放拒馬,挖掘壕溝,頓時噴出一口老血。
要的是明軍,可是追上來後,居然又不進攻,反到想讓被追的清軍去主動攻擊,而偏偏多爾袞急於一戰,沒時間繼續耗下去,他只能改變陣型,從新列陣!
一時間,多爾袞只覺得,世上在無王彥這麼無恥之人。
html|sitemap|shenma-sitemap|shenma-sitemap-new|sitemap50000|map|map50000
0.0173s 3.7156MB